迎八方賓客,謀合作共贏。11月5日,為期6天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隆重開幕。今年共有128個國家和地區的34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達289家,超過歷屆水平。本屆進博會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中化等能化領域央企積極構建多元業務“朋友圈”和產業“生態圈”,合同簽約量創下新高。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科思創、3M、陶氏等知名跨國化工企業展示了其綠色低碳及環保最新技術成果和應用場景,并與國內企業合作簽約。
中國石油:打造更緊密的能源合作體
中化新網訊 作為進博會期間的重要配套活動,以“共筑全球能源行業新圖景”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石油國際合作論壇暨簽約儀式于11月6日在上海舉辦。
本屆論壇暨簽約儀式圍繞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和全球能源行業面臨的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共同探討全球能源行業發展趨勢、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等議題,為全球能源行業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推動全球能源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啟軍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當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國際能源市場跌宕起伏,世界各國持續面臨能源供應和需求不平衡問題,唯有樹立“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理念,共同打造更加緊密的能源合作利益共同體,共筑全球能源行業新圖景,才能維護世界能源安全,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
針對能源行業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侯啟軍提出四點倡議。一是積極深化能源互利合作,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統籌協同,擴大貿易規模,加強區域能源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維護全球能源安全。二是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的綜合能源系統,鼓勵各類清潔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和應用,助推零碳社會早日到來。三是著力打造全球能源行業標準,以統一的標準助力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四是積極探索全球能源合作治理模式,不斷提升國際能源交流合作層次,推動建設公平公正、均衡普惠、開放共享的能源治理體系。
在簽約環節,中國石油分別與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斯倫貝謝等10家合作伙伴簽署采購協議。本屆進博會,中國石油與來自全球的22家合作伙伴簽署采購協議,合同總金額超171億美元。自首屆進博會以來,中國石油連續6年已累計與164家供應商實現1100億美元采購簽約。 (曹陽)
中國石化:開放合作推進能源轉型
中化新網訊 11月4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石化主題論壇暨中國石化交易分團簽約儀式在滬舉辦。論壇以“開放合作,推進能源轉型”為主題,聚焦全球能源轉型與能源合作,共議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簽約儀式上,中國石化與來自16個國家、地區的38家合作伙伴簽署了采購協議,涉及原油、化工品、設備、材料、農產品等11個大類、29種產品,采購簽約金額達403億美元。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中國石化累計簽約金額超2440億美元。
論壇上,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致辭時表示,面對風起云涌的能源轉型大勢,中國石化主動擁抱能源革命,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大力推進傳統業務轉型升級、提升綠色能源供給能力、推進節能減污降碳,努力走出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推進能源轉型實踐中,中國石化更加深刻認識到,推進能源轉型、實現綠色發展,離不開全球能源行業的共同努力,離不開能源企業的開放合作。因此,中國石化建議,各企業要加強油氣資源合作,攜手構建更加穩定的油氣供應體系;加強綠色能源合作,攜手推動更高質量的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科技領域合作,攜手匯聚更加澎湃的創新動能。
簽約儀式上,中國石化與多家公司簽署合作和采購協議。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北部氣田擴能項目二期(NFS)一體化合作協議。此外,中國石化還分別與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梅賽尼斯公司、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38家合作企業簽訂采購協議。
據了解,進博會簽約的化工品、設備、材料類物資將通過易派客平臺開展線上交易。截至目前,易派客已先后與“一帶一路”沿線69個國家和地區共計193家供應商、183家采購商建立合作關系。 (記者 李東周)
中國海油:6年累計簽約600億美元
中化新網訊 11月6日,中國海油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論壇暨全球采購簽約儀式,與22家全球供應商簽訂進口合同和協議,簽約金額再創新高,6年累計簽約金額突破600億美元。
本屆進博會上,中國海油簽下的采購合同涵蓋原油、天然氣、設備、材料、油田服務等16個大類,簽約產品上更是圍繞“高、精、尖”“綠色低碳”“新能源”等領域。其中,與巴斯夫簽署協議,啟動國內首個萬立方米級二氧化碳轉化制合成氣技術,進一步促進低碳技術開發和海上天然氣資源的利用。
論壇上,中國海油首次發布《2060能源展望報告》,報告中搭建了包含“雙碳”目標、體現多種降碳技術路徑組合的預測情景,以及中國海油在CCUS、新能源發展、氫能的進入策略等新興產業的布局安排。面對全球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趨勢,中國海油將全力抓好油氣產業鏈節能降碳,積極打造“零碳”油氣產業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推我國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作為我國首個“海上特區”和首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工業特行”,中國海油已與全球40多個國家的石油公司深化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過去一年來,中國海油持續推動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取得新的進展。中海殼牌投資500億元的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正式開工,預計建成后惠州基地乙烯總產能將達到380萬噸/年;同時成功獲取了巴西布茲奧茲的5%股權,積極推動圭亞那斯塔布魯克、烏干達等項目建設,為推動全球油氣資源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海油的事業發展離不開全球合作伙伴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真誠希望與各國伙伴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為世界經濟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中國海油總經理李勇在論壇上表示。 (記者 劉雅文)
中國中化:簽約金額創歷史新高
中化新網訊 11月5日,記者從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獲悉,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國中化采購金額創參展以來歷史新高。
在本屆進博會上,中國中化與來自阿根廷、巴西、智利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余家客戶簽署合作協議,涉及原油與成品油、食品和農產品、化工產品、化工裝備、服務貿易等多個領域,采購總額超過135億美元,創六屆進博會中化簽約額最高紀錄。同時,中國中化組織旗下瑞士先正達、法國安迪蘇、法國埃肯有機硅及德國克勞斯瑪菲4家海外企業參展,帶來綠色農產品、動物營養、化工新材料、智能裝備等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并簽訂多筆供貨協議,銷售總額超19億美元。
中國中化董事、總經理焦健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中國中化堅持開放合作,期待與各位伙伴長期互惠共贏。當前,國際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高度依存、密不可分,只有以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來推動構建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強交流互通,讓技術、資金、人才、產品在全球高效配置,才能保障企業基業長青,實現共同發展。
據悉,在專場簽約儀式上,中國中化旗下企業與沙特阿美、維多、三井能源、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等全球知名企業簽約合作,進口商品包含原油、煤炭、成品油、醋酸乙烯、甲醇等能源化工產品和化工設備等。
其中,中化化肥繼續與國際化肥企業深化合作并簽訂采購協議,為我國鉀肥穩定持續供應、拓寬優質鉀肥資源、落實化肥保供穩價提供有力保障;中化化銷與馬石油簽訂采購長約,為國內煉化市場提供穩定、質優資源;中化塑料與陶氏化學簽訂化學品聚醚多元醇的采購協議;克勞斯瑪菲與萬華化學簽約,提供ABS工程塑料與高端聚烯烴造粒機組;埃肯與多家客戶達成戰略簽約,簽約售賣產品涉及建筑、能源、紡織、個人護理與消費電子等高端應用領域,金額突破12億元。(記者 郁紅)
國家能源:開啟綜合協同發展新篇章
中化新網訊 11月5日下午,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家能源集團與來自蒙古、瑞士、印尼、美國、德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44家企業現場簽約,進口優質煤炭、高端裝備及備件、先進技術服務,總金額達26.4億美元,采購品類和采購金額再創新高。至此,國家能源集團連續6年組建交易分團參加展會,累計采購總金額近百億美元。
據了解,11月6日,國家能源集團還與摩科瑞能源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在全球能源綠色轉型、低碳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家能源集團與摩科瑞能源集團簽署合作解備忘錄,標志著雙方將開啟以煤炭貿易為基礎、覆蓋投資合作、風險管理、碳資產管理等領域的綜合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國家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能源集團連續6年組建交易分團并組織集中簽約,累計采購總金額約98億美元,合作伙伴越來越多,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共建成果日益豐富。作為中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國家能源集團將與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把握時代機遇,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綠色轉型發展,不斷增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協同技術攻關,實現互利共贏,為全面推進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力量。
國家能源集團高度重視進博會集中采購與簽約工作。集團采購與物資管理部牽頭統籌采購活動方案;煤炭經營公司、物資公司、焦化公司等有關子分公司集中采購現場簽約;綜合管理部、國際合作部協同策劃簽約及會見相關活動,組織巡館觀展;物資公司承辦會務工作。